近年科技與相關產業園區的蓬勃發展,改變的不只是台南與高雄的城市發展,大嘉義擁有新港、嘉太、民雄、頭橋、大埔美、馬稠後等工業區,新增的民雄航太、中埔公館、水上產業與嘉義科學園區還將帶來上萬就業機會,衍生龐大居住與消費需求,是帶動大嘉義城鄉發展的最大動力。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後,對於台灣房產市場造成重大的衝擊,2023年房產投資策略應如何調整,民眾如何把手中閒置的金錢做最有效的運用、理財規畫?
台灣四面環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尤其適合海灣城市的發展,近年隨著西部都會區日益飽和不斷向外擴張,政府也積極投入臨海區域的建設與開發,在產業、交通、商業與居住等各方面條件都獲得大幅改善下,北中南三大港區正不約而同形成新的海灣城市,並且成為購屋族熱門的置產焦點。
一座城市的經濟活力,直接展現在城市主力產業是否蓬勃成長,以及娛樂購物商圈的熱鬧程度上,從這兩大面向觀察台中,就能看出台中都會區的發展,與雙北都會區不同,遠遠未到開發飽和頂點。
2022年11月六都市長大選前,台南預售市場投資客已明顯退場,在跨年交替之際,短線上的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預計在新一輪房市政策方向明朗之後,剛性需求將接棒成為2023年購買主力,台南房市表現也擺脫前兩年大漲走勢,逐漸回歸交通建設、科園效益等基本面題材,各區域房市將有明顯差異化表現。
台中房市蓬勃發展,近年推案高度集中新興重劃區,帶動房市話題與人口移居熱潮,房價也水漲船高。不過,當地業者觀察,隨著外圍重劃區房價不斷創新高,與市區的價差不再如過去明顯,近期買氣與建商推案已有重返市中心的趨勢,其中又以擁有公園景觀、完善機能與優質學區等條件的建案最受關注。
由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所執行的公辦都更2.0引發爭議,南港區南港段三小段36地號1筆土地的都更住戶自救會在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彭郁欣的陪同下,於今日(27日)上午舉行記者會,提出六大質疑,希望透過社會公評,也盼求市政府能關心市民都更的心聲,應立即停止推動本都更案。
大台中的科技產業和工業區大多集中於海線地帶,帶來就業利多與人口紅利,隨著台中港市鎮重劃區的交通、娛樂、購物中心陸續到位,加上各大建商插旗推案,近年來已有不少家庭移居進駐,讓擁有機場、港口的台中海線新市鎮成為房市黑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