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新聞 / Content Report

掌握關鍵資訊 2024房產新勢力線上展銷會一站滿足全方位買房需求

▲2024房產新勢力線上展銷會精準掌握所有房市資訊,提供民眾一站式購足的所有買房需求。

2024/08/20

股市攀升、熱錢湧入,房市交易盛況堪稱近十年之最。儘管央行與財政部接連出台多項政策試圖降溫,民眾的購屋熱情依然高漲。從接待中心的排隊人潮、全家總動員搶房,到建商仿效精品業者的配貨制,推行先買大戶型才能購買小戶型的策略等現象,皆凸顯當前房市的火熱程度。

從官方數據來觀察,今年六月的購屋貸款餘額已達10.54兆元,建築貸款餘額也來到3.3兆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房貸餘額年增率則達到10.21%,為2021年以來的新高,土建融也出現月增0.24%、年增3.15%,這些數據反映出民眾與建商對房地產後市的樂觀預期,買房、買地、蓋樓,腳步不停歇。

尤其是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計劃的推出,使得35歲以下的房貸族申貸件數,從2019年的4.5萬件增加到2023年的6萬件,成長幅度高達32%。相比之下,以往的買房主力——35至50歲的購屋族群,增長幅度僅為23%,50歲以上的購屋族群增長幅度更是僅有14%。

▲房市火熱,除了自住需求,置產族也大舉出籠,聯徵中心資料即顯示,全台雙貸族已超過36萬人,為近5年之最。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買房熱潮持續,市場上也出現大量「雙貸族」,顯示這波市場需求除了自住,置產族也大舉出籠。根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全台雙貸族已逾36萬人,為連續15個月正成長。不僅房貸總金額大增142%,信貸總金額也增加了115%。買房幾乎成為了全民運動,也進一步推動了房價的上升。

這樣的情況也引起了政府注意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不動產占總放款的比率過高,因此宣布第六次選擇性信用管制,將第二戶貸款成數從7成降至6成,並提高新台幣活期與定期存款準備率0.25%,管控資金的流動性。儘管如此,市場上仍然有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房市熱度絲毫未減。

房地產代銷業者分析,推動這波房市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正是源源不斷湧入的資金熱潮。特別是今年股市創新高,從股市獲利了結的資金,加上台商回流資金即將解禁,最終都流向具資金保值效益的房地產,而建商也紛紛把握住這波難得的機會,持續推動更多的新案入市,造就房市十年難得一見的榮景。

▲今年股市創新高,加上台商回流資金投資房地產的禁令即將解除,源源不斷的熱錢成了推升房市火熱與房價不斷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然而,面對如此熱絡的房市,許多人甚至不惜追高,也要趕上這波熱潮,讓買房決策卻變得更加複雜與困難。尤其網路時代房市訊息琳瑯滿目,加上政府打房政策等不確定因素,讓許多潛在買家感到迷茫:「此時該不該進場?」、「如何才能在這波熱潮中買對房子,成功置產?」讓買房,成了一場資訊戰。

房市專家指出,房市熱潮中,掌握正確市場資訊才是成功置產關鍵,選擇一個能夠提供全方位房市資訊的平台變得至關重要。

例如近期業者推出的2024房產新勢力網站,就提供了民眾從看房、買房到驗屋、裝潢,甚至交屋後的家具採購與裝修服務等,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消費者在這裡不僅能夠獲取最新的房市動態,還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最合適的房產標的,在這波十年一遇的房市熱潮中掌握先機、成功置產。

延伸閱讀

捷運南京三民站350米 京釀稀有低總價都會精品宅

金融業聚集的南京東路,有著台北華爾街的美譽,高樓大廈、金融機構林立,商業機能高度發展,巷弄內卻是鬧中取靜,絕佳的地段優勢與居住環境,讓房價相當保值抗跌,是許多民眾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地,但正因為是地段精華的市中心,素地一地難求,高昂的房價難免讓人有「高攀不上」距離感。

大型建商另闢新藍海 這兩類產品成2025房市撐盤要角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打住不打商」,住宅市場受壓抑,商用不動產則成了建商競逐的新藍海。房市專家觀察,為應對政策壓力並順應需求,多家指標大型建商正積極調整推案策略,包括興富發、華固、遠雄建、長虹、亞昕等,近年都已紛紛投入微型商辦與智慧廠辦市場布局,成為2025年房市的撐盤要角。

上宏囍玥開工動土大典!擁公園首排與雙軌共構

桃園捷運綠線首列列車將於今 (2024) 年底進行試車,意味著桃園捷運工程邁入重要里程碑。

海嘯來襲就這群人往回跑!業者:現金族淘寶時機到

銀行貸款限縮,緊接著央行出手斷金流,大幅限縮第二戶以上的貸款條件,各地陸續傳出有預售屋解約潮的消息,投資客群組開始出現不少平轉、賠售物件。

央行打炒房我該怎麼辦?各類購屋族群應變策略一次看

央行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買氣瞬間崩跌,雖然此次政策目的在於抑制投機炒作,將資源優先提供給名下無房的首購族,但對於名下已有房產的民眾而言,不論是換屋或置產,甚至是房市的主要供給者建商,都必須準備更多資金來因應,一系列措施對房市走向與各族群都帶來深遠影響。

新手指南 房產新勢力-六都賞屋大展 影音專區 房市新聞 必看個案 實價登錄